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华北电力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8-10-23 15:41:55

服务特色


实验室面向我国规模化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大需求,聚焦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开展创新性研究,主攻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深入研究规模化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电力接入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与交互作用机理,建立大时间尺度紧密耦合且具有强随机性的复杂电力系统分析、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研究体系,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研队伍和骨干专家


实验室拥有固定研究人员95人,其中研究人员85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2名、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青年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


科研成果


实验室围绕新能源电力系统基础科学问题,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特性及多尺度模拟、规模化新能源电力变换与传输、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方面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部分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及优势地位。2016年,实验室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代表性成果包括:崔翔教授参与完成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毕天姝教授参与完成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次同步谐振/振荡的控制与保护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华北电力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电力系统动态同步相量测量技术与系统应用2016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以华北电力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评估与智能控制2016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